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近”观进博】美国农业界扎堆来华,直言“任何看重出口业务的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
2025-11-7 23:07
环球报
586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 涂蕾 马晶晶】海关总署7日发布消息称,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评估结果,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海关总署决定废止海关总署2025年第30号公告(关于暂停美国CHS In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0日起恢复CHS In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进博会期间,美国大豆协会和大豆出口协会的负责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希望能够重返中国市场。

除了美国大豆协会外,由十余家主要农产品协会组成的“美国农产品贸易高级访华团”今年也来到了进博会。《环球时报》记者现场采访了数位美国农业界代表,他们认为,中国是美国农业至关重要、离不开的市场,他们此行旨在表达希望合作的心声。面向未来,他们期盼在两国元首于韩国达成重要共识后,双方能够恢复自由贸易。

80岁高龄亲自来华推介产品

6日上午,进博会的美国展区空前热闹,美国谷物协会的高管、美国农产品商和中国农业公司的代表举着啤酒杯,庆祝他们刚刚签订的一批订单;在展台的对面,美国食品与农业馆举行了开馆仪式,19 家美国参展商带来了他们期待更广泛进入中国市场的农产品,包括威斯康辛州的花旗参、加州的巴旦木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很多美国农业代表直言,他们此次来华的重中之重,就是为了推销产品,以缓解此前受到的冲击。

一篇题为《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对高粱产业的影响》的文章中称,此前面对美国不断加征关税、设贸易壁垒等贸易单边霸凌做法,中国不断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文章还称,在中国高粱进口贸易中,美国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截至2024年底,除个别特殊年份外,中国每年自美国的高粱进口量约占中国高粱进口总量的60%以上。

“我希望高粱出口能恢复正常,这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需求。”美国谷物出口协会主席马克·威尔逊在现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们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即使过去面临阻碍,他依然鼓励美国的农民和农业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他认为,“必须先建立起友谊,筑牢纽带。这样等市场开放时,他们(指中国伙伴)才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

据他介绍,美国谷物出口协会1982年来到北京,“我来到这里是为了维护43年的友谊,让大家知道我们一直都在。我们没有退出,也不会离开。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等双方达成协议、一切步入正轨,我们会立刻回来满足市场需求。”他进一步说,“同样希望你们也持续向我们出口更多产品。我们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也希望这份关系能持续发展。”

美国许氏参业集团是威斯康辛州沃沙市一家种植和销售花旗参的农业公司,成立于1974年,拥有400多公顷土地,70多名员工。该公司创始人许忠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受关税等因素影响,该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下降了大约50%,“50%的话很难生存了,(成本)费用都不太够了,并且价格也下降了将近30%至40%。关税对美国所有的农产品都不好。”

他提到,威斯康辛州也是种大豆的地方,“很多人家里的谷仓堆满了大豆。我们种参也是一样,一些人过去两三年都没卖完。关税高起来后,对花旗参出口到中国有一定影响。中美两国是大国,和平相处对于将来的贸易是很有利的。”

许忠政出生于中国台湾,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上一次来中国大陆还是在1981年。他之所以这次要来参加进博会,就是要亲自推介产品,尽力扩大双方的业务交往。

“任何看重出口业务的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

在美国食品与农业馆的一侧,展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来自美国加州的葡萄酒。加州葡萄酒协会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地区的总监贝鲁斯(Christopher Beros)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任何看重葡萄酒出口业务的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

据贝鲁斯介绍,他从2007年开始涉足中国葡萄酒行业,见证了这个市场发生的诸多变化。“目前,很多中国本土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这实际上也有助于加州优质葡萄酒的推广。我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活力的市场,潜力巨大。”他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在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提升加州葡萄酒的知名度。

该协会旗下有约1000家酒商会员,“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进博会,虽然它并非专业葡萄酒展会,但却是极具影响力的贸易展会。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我们才希望参与其中,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几乎所有美国农业协会的高管此次亲自来到进博会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尊重和重视,同时希望挽回曾经的辉煌贸易。

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 (USAPEEC) 分管贸易与技术服务的副总裁盖瑞特(Garrett Borkhuis)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他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进博会,是因为“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至关重要。”他介绍说,该协会会员包括美国的鸡肉、鸭肉、火鸡肉的生产商和蛋农等,产品出口到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盖瑞特称,“中国是美国禽肉的主要市场,鸡爪在美国不太受欢迎,两国的合作为美国鸡爪的出口提供了渠道。”他表示,“我们希望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美国商品进入中国,让两国消费者都能以最低成本享受到心仪的产品。”

罗伯特·卡尔敦斯基(Robert Kaldunski)是一位有着40多年种植经验的参农,目前担任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农业总会主席。在进博会的现场,他一直频繁地和身边的人交流。“西洋参是威斯康辛的骄傲,我希望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罗伯特一直强调合作。据他介绍,美国98%的西洋参产自威斯康辛州,而这些威斯康辛的西洋参80% 都出口到中国。

“我要感谢中国举办了这场盛大的贸易展会。”罗伯特说,这场盛会让他有机会结识许多人,包括众多潜在买家和西洋参行业的合作伙伴。进博会还得以让他们的产品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的农业界人士此时扎堆访华,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方面,进博会以扩大进口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之前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就两国经贸关系达成了共识,农产品进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位学者特别提到,“临近年末,美国农产品急需找到买家,否则容易遭受严重损失。”

“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彼此分歧”

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与此同时,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商务部消息称,11月4日,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在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1月5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任何时候能够下调关税,都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任何时候两国领导人能进行沟通,都是事情在向前推进的信号。我们希望继续开展更多对话,也期待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恢复正常贸易……我们需要常态化的贸易。”马克·威尔逊说,目前美国农民仍有些担忧,但只要两国能够保持沟通,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我认为,美中两国一直是良好的贸易伙伴。”罗伯特表示,两国各有需求,“我们需要中国市场,中国也需要我们的产品。我希望两国能达成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继续保持产品互通,这最终惠及两国人民。我相信这一切终将实现,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6日下午,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美国谷物协会(USGC)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联合主办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在进博会期间举行。主办方发给《环球时报》的一份通稿称,论坛致力于推动中美双方的开放沟通,进一步拓展两国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实现两国在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共赢。

《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这两天,通过一系列活动,中美农业企业在进博会现场已经签订了多份合作协议。据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介绍,美国食品与农业馆6日开幕当天,达成580万美元订单。据美国谷物协会介绍,广东俊杰农产品有限公司与美国CHS公司签署2026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美谷物贸易的长期协作与供应链可持续建设。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称,该公司与美国CHS与嘉吉公司签约。

“中美农产品具有结构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只要两国政府能够为农业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就一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合作潜力,造福两国民众。”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