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王冬】18日,A股主要股指全线走高,沪指盘中涨超1%,最高攀升至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近4%突破2600点。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85%,收报3728.03点。当日中国股市的表现受到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纷纷剖析其背后动能。《华尔街日报》18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股市的涨势正获得动力,周期性韧性、政策预期、轮动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强化了上行势头。
“中国内地股市周一上涨,将关键指标推至十年高位。”香港《南华早报》18日报道称,作为衡量市场风险情绪的晴雨表,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指数同时飙升,沪深300指数中,电信和IT股表现引人注目。
报道称,市场上充足的流动性,以及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缓解了市场上的担忧情绪。《南华早报》认为,内地股市的上涨趋势仍将持续,目前其估值仍低于一些今年以来保持高位的主要市场。
近一段时间是中国企业发布财报的关键时期,本周将有20多家领头羊公司及机构发布财报,包括小米、百度和港交所等。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截至目前,香港恒生指数中有31家公司披露中期业绩,利润平均增长11%。恒生指数的头部权重股之一——腾讯控股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利润超出分析师预期,这被认为是市场呈现盈利复苏态势的迹象。
“中国内地的股市将创下十年来的最高收盘价,在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的情绪下,现金充裕的本地投资者正在踊跃投入市场。”彭博社18日报道称,中国股市的热度与几个月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时的市场情绪担忧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正进入一场漫长而痛苦的贸易战。
股市的逐渐复苏推升了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交易的热情,A股18日的收盘位置较4月份中美贸易摩擦引发抛售后,已经强势反弹20%。报道称,本轮上涨由本土充裕的流动性推动:散户投资者正将创纪录的储蓄从债市转向股市,同时政府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中国内地交易所成交额上周三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
彭博社还认为,中国股市近期迎来的积极情绪表明,这个价值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市场正在悄然复苏。市场对最近某些行业的价格战被遏制,以及针对产能过剩的调整举措做出了积极反应。这些措施被认为能为股市上涨提供进一步支撑。
《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中美上周延长了关税“休战期”,有助于跨境资本配置更趋明朗化,利好股市。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前景也在更广泛层面提振亚洲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政策举措同样支撑市场情绪。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本轮牛市与2015年行情存在相似内核,但运行更趋健康。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首先是政策的强力托举,高层会议近期明确支持经济复苏与资本市场活跃,政策持续巩固市场良好势头,显著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其次是资金环境充裕,与2014年相似,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寻求配置出口。同时本轮楼市调整时间更长、幅度更大,促使更多资金转向股市,有望支撑行情更持久发展。最后,外资持续流入也贡献了相当的增量资金。
杨德龙还分析称,从近期各板块的股市表现可以看出,市场投资的方向聚焦当下经济转型的核心领域,其中,金融与科技领域的表现领跑,银行、券商、人形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创新药等板块反复活跃,未来有望延续强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近期关注度飙升,人形机器人当前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商场、酒店等预设程序的场景,核心瓶颈在于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未来随着智能水平提升,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