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生部警告稱,由於近期本國多地發生洪災,未來幾天鉤端螺旋體病病例可能會繼續攀升。
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細菌感染,通常會透過接觸被囓齒動物等動物尿液污染的洪水而感染。
衛生部助理部長多明戈表示,該病的潛伏期為一至兩週,這意味著從7月26日週末開始,隨著強降雨和洪水來襲,以及西南季風和熱帶氣旋“克裡星”、“但丁”和“埃蒙”的加劇,感染仍可能出現。
多明哥週六在接受Dobol B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從那個週末算起,我們才剛開始一周。病例可能還會增加。我們希望不會增加。”
“我們的警告是在7月26日那個週末發出的,從那時算起到今天,只剩下一周左右的時間了,”多明哥在8月9日星期六上午接受Dobol B電視台採訪時說道。
“請記住,鉤端螺旋體病的潛伏期是一到兩週。所以病例數可能會增加。我希望不會,”他補充道。
7月13日至8月6日,衛生部記錄了全國1,272例鉤端螺旋體病病例。
多明戈表示,去年颱風卡琳娜期間的病例數更高,但他警告民眾不要掉以輕心。
目前住院的重症病例已出現腎臟、肺部甚至腦部併發症。
目前,東大街醫療中心的收治患者人數最多,其次是聖拉沙羅醫院、國家腎臟和移植研究所以及其他馬尼拉大都會區和周邊地區的幾家醫療機構。
衛生部敦促近期涉水過災區的人員立即就醫,即使發燒或肌肉疼痛等症狀才剛開始出現。
鉤端螺旋體病的症狀通常在5至14天內出現,可能包括高燒、發冷、嘔吐、腹瀉和肌肉疼痛,這些症狀經常與流感或登革熱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