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美两军在美国夏威夷举行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第二次工作小组会议和年度会晤。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龚洪烈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能够有效防止两国关系因突发意外事件而受到整体性影响。军事领域作为对抗性最强的环节,若能保持直接对话,是中美双边政治关系向好的标志。
据“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消息,此次会晤期间,双方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了坦诚、建设性交流,主要就当前中美海空安全形势交换了意见,探讨了两军海空相遇典型案例,评估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年度执行情况,讨论了改进中美海上军事安全问题的措施,并就2026年工作小组会议议题交换了意见。
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是中美两国根据1998年签署的《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建立的军事对话机制,分为年度会晤、专门会晤和工作组会晤三个层级,旨在规范两军海上相遇行为规则,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2022年8月,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中方宣布取消该机制会议。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双方同意恢复该机制。2024年4月3日至4日,中美两军在美国夏威夷举行2024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议,这是该机制时隔两年后首次线下恢复举行。2025年4月2日至3日,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
龚洪烈指出,中美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是双边关系稳定的重要象征之一。自两国元首会晤后,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合作进展,包括推动具体政策出台、缓解经贸领域紧张对峙局面,并在芬太尼合作等议题上达成实质性成果。
根据中方发布的消息稿,双方一致认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有助于中美两军海空一线部队更加专业、安全地开展互动,有利于双方避免误解误判、管控风险危机。同时,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坚决反对任何针对中方的侵权挑衅和抵近侦察滋扰,将继续依法依规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专家总结表示,军事领域属于对抗性或冲突性相对较强的领域。若两国能在该领域实现直接对话与沟通,我认为是双边政治关系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的重要标志。
10月31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12届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举行会谈。董军说,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在韩国成功会晤,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两国防务部门要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元首共识,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希望美方把不遏制中国、不寻求发生冲突落实到行动上,旗帜鲜明反对“台独”,与中方一道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全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