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日,关于“中国将开放菲佣”的消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不少自媒体称北京、上海、广州将率先试点,甚至渲染为“家政行业重大变革”。然而,深入梳理官方信息与过往政策后发现,这类说法大多夸大其词,真相远不如网传的那般简单。
菲律宾家政人员在全球市场长期拥有良好口碑,培训体系成熟,护理老人、照料婴幼儿能力强,同时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在新加坡、香港、中东等地属于家政行业主力。随着中国城市化加速、家政需求激增,不少家庭也对菲佣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也使得相关传闻屡被炒作。
事实上,中国“开放菲佣”的讨论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6年,上海出台人才新政,为“外籍高层次人才聘用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提供法律依据。2017年,浦东出入境部门首次为一名菲律宾家政人员办理带有“家政服务”加注的居留许可。新华社当年报道相关申请已接近500份。
同年,菲律宾劳动就业部也曾提到“中国有意在北京等地试点菲佣”,并吹出“月薪10万比索”的高薪。但此后无任何官方政策出台,合作也未真正落地。2019年,中国外交部更是公开辟谣所谓“中国将接纳30万菲律宾人就业”的流言,明确表示与事实不符。
由于没有明确政策,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家政服务的菲律宾人员多数属于“黑工”身份,缺乏合法工作许可,无法享受合同保障和社保,雇佣纠纷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地下中介乱象频发,收费高、安全性低,菲佣被遣返、中介跑路等问题屡见不鲜。
从目前信息来看,网传“开放菲佣”多为自媒体夸大解读,没有官方文件,也未见权威部门发布过类似消息。即便参考过往政策,也只适用于极少数外籍高端人才聘用外籍家政人员,与普通家庭并无关系。
因此,无论从现实政策环境还是官方态度来看,中国全面开放菲佣的可能性在当前阶段依然极低。伯乐头条将持续关注相关动态,一旦有实质性变化,将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