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曼谷南部刑事法院于11月21日公开宣判,一宗源自2021年德国驻泰国大使馆前的抗议事件,三名参与者因被认定涉嫌侮辱君主制,最终遭到法院判处监禁,引发全国关注。
这起案件的三名被告,包括两名男子与一名女子,姓名未对外公布。他们被控违反泰国《刑法》第112条——俗称“冒犯君主罪”。检方指控称,三人于2021年11月14日在德国大使馆前参加抗议活动,并通过发表声明、递交信函等方式,公开诽谤、侮辱或恶意攻击国王。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强调,该抗议声明内容明确指向拉玛十世国王,且言辞被认为具有误导性,使公众可能误以为“在现任君主统治下,主权不再属于人民”。声明描述了国王权力扩张,却未提及其他政治人物或社会议题,因此法院认定其矛头指向明显。
根据案卷显示,三名被告在抗议中的分工明确:一人宣布即将宣读声明,一人现场朗读,一人递交信函至德国大使馆,法院据此认定三人共同参与并促成该声明公开传播,属于共同犯罪。
法院也审查了是否触犯《刑法》第116条(煽动叛乱或煽动公众骚乱),但检方未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三人有意图制造暴力或推动公众违法,因此该部分指控未被采纳。
最终,法院依据112条与83条的共同犯罪规定,判处三名被告每人三年监禁。因有部分情节可作为减轻处罚因素,刑期被减为两年。
然而,三人最终的命运并不相同:
两名被告曾有前科,法院拒绝给予缓刑,并明确规定其中一名被告必须在完成前案刑期后再开始执行本案刑期。
第三名被告因无犯罪记录,被法院认定仍有悔改可能,因此获得两年缓刑,并须接受为期一年的行为监督。他还需按法院要求前往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四次咨询,以避免再次触犯同类案件。
此案再次将“112条”推上舆论焦点。
近年来,涉及王室言论的案件在泰国持续增加,社会各界对相关法律的严苛程度与司法尺度亦持续争论。
目前三名被告是否会继续上诉,尚未有进一步公开信息。整起事件也让外界再度忧虑泰国政治与社会在敏感议题上的紧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