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K型”分化严重,如何影响美国人生活
2025-11-14 07:11
环球报
777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郑可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编者的话:“美国人的生活正在‘K型经济’中高度分化。”近期当美媒谈论本国的经济状态时,一个最常被提及的字母便是“K”。正如字母K的上下两条斜线,在这种模式下运转的美国社会“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临近2025年年底,美国各界对畸形经济现状的忧虑与日俱增,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滑向字母K的下斜线”,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居民消费端体现得尤为显著。

美国人的生活被无形的“K”划分

“K型经济”这一术语出现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期。经济学家表示,“K型经济”指社会不同阶层在经济复苏中出现明显分化。一部分人经历了“V型复苏”的快速反弹,而更多人则陷入了周期缓慢、甚至无法回到以往水平的“L型复苏”。字母K形象地反映出这种恢复轨迹的反差。为了解“K型经济”下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年收入10万美元在西雅图已经算不上中产了。”住在西雅图东区瑟马米什市的教师妮可·威尔斯调侃说。瑟马米什是一个以科技从业人员为主要居民的城市,得益于疫情后期以来的股市繁荣,不少科技公司员工收益颇丰,也带动该市的收入中位数持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该市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从2019年的18万美元升至2025年的约23万美元,与此同时,该市的房价中位数也飙升至160万美元。

作为资深教师的妮可能拿到10万美元的年薪,但很多教师薪资达不到这个水平。妮可庆幸自家的房子没有房贷,但每年上涨的地产税让她萌生了搬家的想法。“西雅图的物价水平太高了,而且工资的涨幅完全跟不上通胀,再加上各种税收的压力,虽然我们不穷,但已经不敢花钱了。”她说。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夫妻二人都在“科技大厂”工作的华人小杨夫妇。优渥的收入让他们依然照常出国度假,还在去年投资了第二套房。“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经济状况似乎还不错,前提是不被裁员。”

近年,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美国科技业,多家巨头掀起多轮大规模裁员,旧金山的艾伦·王就是受影响的工程师之一。去年被裁员后,他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依靠失业补助度日。“如果再找不到工作,我真的要考虑是否还留在美国了。”艾伦说道。

在底层美国民众中,焦虑正在蔓延。西雅图的送货司机丹尼尔说,他一年的收入几乎没变,但车险、房租和食物价格却一路飙升。“我以前一个月能存300美元,现在每月都要靠信用卡。”他说,他的债务金额已经超过9000美元。

对很多普通美国人来说,这种“分层”不仅体现在账户余额上,也体现在心理上。洛杉矶从事医疗行业的凯西表示,她的朋友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兼职做外卖员或网约车司机。“我们都在加班,但感觉越来越累。”与此同时,政治辩论也在加剧。部分选民认为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过于偏向企业与高收入群体,而租金补贴、医疗保险扩张等惠及底层的政策又面临被削减的命运。联邦政府因政策分歧导致的创纪录停摆让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不得不考虑另谋出路,甚至要依赖社区救济度日。

从超市货架到房贷账单,从通勤油价到孩子学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正被无形的“K”所划分。在这个分叉的经济轨迹上,富者愈富,穷者更忙。正如凯西所说:“我不是想抱怨,只是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再值钱一点。”

从可乐、快餐到航空、酒店,消费分层全面显现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作为美国的“国民饮品”,可口可乐一直被视作衡量消费群体财务健康状况的一个风向标,今年该公司的业务充分反映出消费群体的分化。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昆西上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销售增长目前主要来自高端饮料产品,如高收入人群青睐的Topo Chico气泡水和Fairlife高蛋白奶昔。与此同时,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在两类场所需求有所上升,分别是迎合低收入群体、主打实惠的“一元店”,另一类则是面对富裕消费者的休闲餐厅与游乐场。

一些知名快餐连锁店也同样感受到了这样的分化趋势,并制定了相应的市场策略。麦当劳CEO坎普钦斯基前不久表示,该品牌的高收入客群今年消费状况良好,但中低收入客群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其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到店比例骤降两位数,这很可能意味着不少快餐店的“常客”为省钱要么选择在家用餐,要么索性“少吃一顿饭”。为应对这一态势,麦当劳近期加紧推出了更多特价选项。宝洁公司也反映消费者呈现出典型的“K型消费行为”:富裕的消费者通常在会员制商店购买该公司的大包产品,而低收入消费者会一直等到家中的库存全部用光才寻求补给。对此,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舒尔滕表示“当前的消费环境并不理想。”

不仅如此,美国消费者的“K型分化”还广泛存在于汽车销售、民航及酒店服务等多个领域。据美国权威汽车评估指南“凯利蓝皮书”披露,今年9月美国新车销售均价首次突破5万美元,而与此同时车贷逾期、违约导致的车辆回收案例仍在不断攀升。业内人士慨叹,这说明当今美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由高端车推动,购买豪车的家庭本就不差钱,还能获得更划算的购车利率方案。

另据一些航空公司反映,近几个月以来高价机票的需求呈现上涨趋势,其中达美航空称该公司头等舱、商务舱收益将在明年全面超过经济舱。此外,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于上个月发布报告,称该集团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如希尔顿欢朋、希尔顿惠庭的营收明显下滑;另一方面,集团总裁纳塞塔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希尔顿的高端酒店业务表现得“极其强劲”,并强调这仍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重心。

非常规货币政策加剧经济分层

美媒对“K型经济”的成因做了深入分析。为减少疫情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一些国家的央行在疫情后以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制造了大量资产泡沫,有效保护了社会富裕阶层。美国《财富》杂志称,美联储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连续加息11次,富裕家庭坐享资产升值,而低收入家庭在这轮历史性的紧缩周期中直接面对物价与房贷利率的飙升,以及信贷政策的收紧。

美国《财富》杂志援引美国圣托马斯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希珀的意见称,经济两极分化对于美国而言并非新鲜事物,这种弊端“早在里根时代就已经深深烙进美国社会”。希珀表示,这种分化态势存在两个“数十年不变的大前提”:一是低收入家庭原本日子就捉襟见肘,经济下行期他们更容易受到商品价格变化的冲击;二是即便经济周期从衰退转向复苏,低收入人群在财富分配的过程中也处于末端。

如今,“K型经济”之所以引发密集讨论,主要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美国中产阶层、甚至是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层(美国皮尤中心2025年对中产收入家庭的界定标准为年收入在4.1万美元到12.4万美元间)正在被推向“K型经济”的下半部分。比如自2021年以来,美国各知名平价零售店的客户群体已不仅限于低收入人群,一些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消费者也纷纷选择打折商品。调研显示,2025年将近28%的中等收入人群转向了达乐、奥乐迪、家多乐、美元树等折扣店,而4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

美国消费新闻网CMSWire披露,2025年节日购物季美国人在礼品、食物、装饰品以及其他季节性用品上的平均预算为890.49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但如果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这个比例实际下降了4.3%,下滑明显。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就在中低收入人群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度日之际,美国富人却开启“爆买”模式。他们的消费底气要么来自房产、股票等资产的“原地升值”,要么是吃到了“逆势上涨”的行业红利。

新墨西哥州61岁的试飞员汤姆·绍夫表示,疫情过后他家的地产、股票等资产上涨了40%,家中早已买好了私人飞机,还准备再购置一套养老居所。印第安纳州38岁的特里维迪与妻子同在制药行业、薪酬本就不低,疫情期间的涨薪幅度更是高达45%。

穆迪公司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全美收入水平在前10%的富裕家庭消费支出占据了国民总体消费的49.7%,创下了198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而30多年前这一比例为36%。仅在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这一年中,全美高收入群体的支出就增长了12%,而同一时期工薪阶层与中产阶层的支出却明显下降。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赞迪表示,美国富裕阶层的消费“从未如此旺盛”,而美国经济发展对该群体也“从未如此依赖”。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全美90%的人口仅贡献了一半的国民消费,其分化程度令人瞠目;该机构另一项研究认为,美国最富裕阶层的支出增速如今已是最低收入人群的6到7倍。

为此,“K型经济”近年来一直是焦点话题,财经媒体纷纷批评它导致了美国“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财富不平等”。2020年底,彭博社刊文称这一年是“全人类的熊市”,唯有“华尔街赚得盆满钵满”。英国《金融时报》也曾警告美国推动“K型复苏”的过程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可能导致美国出现政治和社会动荡。

《福布斯》杂志称,美国民众对于当前的经济趋势已是“日益悲观”,对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尤其不看好。有分析认为,“K型经济”不仅加剧短期分化,更有可能造成结构性的贫富差距,导致经济增长依赖高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人群将长期拮据。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