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环时深度】裂痕加深,美以特殊关系松动?
2025-11-14 07:10
环球报
58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11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抵达以色列,与以政府商讨加沙停火第二阶段事宜。库什纳是近期频繁往来美以之间的华盛顿重量级人物之一。在美国斡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后,多名美国政要就先后前往以色列。以媒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在监督以色列,防止后者破坏协议。有分析称,这是美以不信任加剧以及裂痕加深的体现。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因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美国政界以及民间对以色列的支持出现下降,而美以特殊关系也遭到质疑。有专家表示,这一关系未出现实质性改变,但也有西方媒体提醒说,美国公众想法的转变趋势如果长期持续,最终可能导致华盛顿对以色列的实质支持减弱。

“裂痕跨越党派、代际和社区”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库什纳11月10日与以官员就如何处置藏身于拉法市地下隧道内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展开磋商。他称,解决这一问题以及推动整体和平计划对美国来说非常重要,华盛顿不希望以色列杀死哈马斯战斗人员。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后,频繁访问以色列就成了包括库什纳在内的多名美国重量级人物的例行工作。《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副总统万斯10月23日离开以色列几个小时后,该国国务卿鲁比奥就抵达这个中东国家,而库什纳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几天前也到了以色列。以媒普遍认为,这是华盛顿在对以色列进行监督,以避免后者破坏停火协议。有两名美国高官透露,特朗普并未派遣美国高官接连访问以色列,但鲁比奥等人一直在协调这一工作。美国负责近东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申克尔说,要让加沙停火持续下去,需要政府高层的持续关注。

美国对以色列的不信任被视为两国裂痕加深的最新例证。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今年4月1日,以色列宣布取消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但是一天之后,美国却宣布对以商品征收17%的“对等关税”,以官员对此十分“震惊”。同样在4月,以色列请求美国对土耳其采取强硬立场,后者计划在叙利亚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而以空军袭击了该基地。这一请求遭到华盛顿的拒绝。今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发生了为期12天的冲突后,美国斡旋两国达成停火协议,但以色列很快就破坏了该协议。特朗普对此勃然大怒,称“我对以色列不满”。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一直是华盛顿中东政策的显著特点。然而,近两年来,美国政界以及民间对以色列的支持出现减弱的趋势。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美以之间的裂痕跨越党派、代际和社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民意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现在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43%的受访者认为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对以色列支持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老年民主党人,他们对以色列的负面看法在短短3年内飙升了23个百分点。今年7月,47名民主党参议员中有24人投票赞成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而去年11月只有18人投票赞成。据《外交政策》杂志去年3月报道,当时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史无前例地公开谴责以色列政府,称其“迷失了方向”,同时呼吁以色列举行新的选举。

“美国右翼正在失去对以色列的爱。”据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报道,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曾经是美国保守派外交政策的基石,而这一基石出现了动摇。从国会到右翼媒体,再到保守派基层组织,一种针对以色列的新基调正在形成:怀疑、不耐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敌意。来自共和党的联邦众议员格林此前提出,取消美国为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提供的5亿美元资金。美国保守派重量级人物班农以及卡尔森等,都公开表达了对以色列的不满。

在美国各年龄阶段中,年轻人对以色列支持的下降较为明显。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现在的美国年轻人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有关战争的资讯,而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正是美国年轻民主党人与自由派对以色列支持度下滑的主因。

以色列也意识到了美国民意的变化。《今日以色列报》表示,美以特殊关系正面临着历史性压力,处于危险之中。主要威胁来自民主党的左翼,而共和党的孤立主义人群也对以色列越来越疏远。“美以特殊关系出现松动。”BBC称,今年3月,以色列智库国家安全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美国民众对以色列的支持率已进入“危险区域”,“当它反映出长期且深层的趋势时,其潜在风险绝不可低估”。

据半岛电视台11月9日报道,为了挽救不断下滑的支持率,以色列正准备发起一场耗资数千万美元的大规模宣传活动,由专门从事媒体影响和舆论塑造的美国公司负责执行。这场活动的重点是让以色列重新获得美国福音派和保守派基督徒的支持,他们历来是以色列最坚定的支持者群体。

“是时候重新评估美以关系了”?

据《外交政策》杂志报道,1962年,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用“特殊关系”一词来形容美以联盟,并表示只有美英特殊关系才能与美以特殊关系相提并论。自此之后,强调美以特殊关系的重要性几乎是每一任美国总统的例行工作。

美以关系的核心是华盛顿给予以色列大量援助。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以色列共计从美国获得了3000多亿美元的援助。此外,美国致力于维持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优势。在外交上,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为保护以色列的利益而投否决票。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以特殊关系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和价值观层面美国对犹太人以及以色列的认同和同情;二是以色列作为美国中东战略支点与首要盟友的战略重要性和现实需要;三是美国国内长期形成的强大亲以势力及其影响。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有学者将美以特殊关系归因于犹太复国主义和新教之间的宗教联系。“两国关系根植于共同的圣经遗产与民主价值观。”美国学者卡普兰表示,美以政治关系始终与两国的民族叙事交织共生:关于血脉渊源与历史传承,关于苦难经历与救赎之路。从1945年至今,美国与以色列特殊关系的表征经历了重大转变:从以色列的美国化到美国的以色列化;从华盛顿“崇拜”以色列,将其视为美国理想化自我形象的镜子,到美国效仿以色列,将其作为对抗美国敌人的榜样。

据BBC报道,1958年出版的小说《出埃及记》将以色列建国的故事重新诠释给大众,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更塑造出一个极具美国风格的拓荒者形象。当时仍是政治活动家、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奥尔默特表示,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是美以关系加深的关键时刻。在那场战争中,以色列在6天内击败了多个阿拉伯国家。“美国当时首次真正意识到,以色列在中东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从那时起,我们两国的基本关系彻底改变。”奥尔默特说。

半岛电视台称,美国历任总统普遍认为,中东地区因其石油储量而成为美国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经济学人》杂志称,从冷战到打击恐怖主义,美以关系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重叠的战略利益之上。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要求对美以特殊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的声音逐渐增多。《外交政策》杂志表示,以色列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负担,美以特殊关系正在危及美国在全球的利益,“现在是时候重新评估美以关系了”。美国《时代》周刊去年发表题为《是时候重新思考美以特殊关系了》的文章,称几十年来,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一直功能失调,美以之间不平衡的关系是这一有缺陷战略的核心。华盛顿对以色列的条件反射式拥抱削弱了它清晰思考中东问题的能力——鉴于美国的能源独立,中东地区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有限。华盛顿需要结束两党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

“最大威胁在于公众意识的长期转变”

美以裂痕的加深是否意味着两国特殊关系出现实质性变化?邹志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美国国内的确有反思对以政策的声音和倾向,但是美以特殊关系本身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动摇,因为决定美以特殊关系的基础并没有出现根本的变化,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依然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主流和政治正确。不过,双方的博弈将增加,而这可能加剧美以关系的紧张态势。

BBC、《卫报》等媒体称,美国各阶层对以色列的公开批评没有中断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尽管一些普通美国选民开始对以色列日渐疏离,但在国会山,两党多数政客仍强调与以色列维持坚实同盟的重要性。据福克斯新闻日前报道,“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美国安全中心副主席弗莱茨表示,华盛顿支持以色列与情感无关,与以色列站在一起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经济学人》杂志则警告说,以色列面对的最大威胁不在于当前的政策争议,而在于美国公众意识的长期转变。BBC称,若公众想法转变的趋势长期持续,最终可能导致美国对以色列的实质支持减弱,包括外交关系转冷与军援缩减。《美国保守派》杂志执行董事米尔斯表示,美国国会议员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所以美国民意的变化不会在本届国会甚至下届国会表现出来,但对于50岁以下的人来说,他们对以色列的看法已经变了。他还认为,本届美国政府可能是最后一届“婴儿潮一代”、保守派、极度支持以色列的政府。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经生效一个多月,但舆论普遍认为协议很脆弱,难以持续。《外交政策》杂志日前发文,表示只有结束以色列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才标志着战争的真正结束。美国智库纽约外交政策事务中心网站发文称,美以特殊关系作为一种政治保护机制,使以色列能够在不理会全球批评的情况下实施侵略性的安全政策。

美以对停火协议的前景也并不乐观。据《今日以色列报》等媒体日前报道,库什纳和以色列军方都在制定应急计划,以防美国的“20点计划”停滞不前。

【环球时报驻以色列特约记者 张灏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杨逸】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