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诈骗犯”是经济的毒瘤!十个人中有六个都曾是受害者。
2025-11-12 15:33
头条新闻
1249

伯乐头条专讯:泰国正面临一场无声的“国家级危机”——诈骗(Scam)已不再只是网络犯罪,而是被国际机构视为“侵蚀国家经济的癌症”。根据全球反诈骗联盟(Global Anti-Scam Alliance,简称 GASA)的最新报告显示,每10个泰国人中就有6人曾经被骗,一年间损失金额高达 1.1万亿泰铢(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专家指出,诈骗行为正在从“个案”演变为“系统性威胁”,不但破坏公众信任,也削弱泰国的金融与旅游根基。尤其在国际媒体频频曝光“诈骗园区”“强迫劳动”“跨国电诈基地”等事件后,泰国形象受到重创。


两大心理武器:恐惧与贪婪

现代诈骗集团早已从传统电话诈骗升级为“心理战”。他们分为两类主要模式:

1. “恐惧型”电诈(Voice Scam):假冒警察、反洗钱部门等官方机构,以恐吓、逼迫方式诱导受害者转账或安装“钓鱼APP”。

2. “贪婪型”投资/恋爱诈骗(Investment & Romance Scam):通过社交平台、交友软件长期培育信任感,伪装成成功人士或理财顾问,诱导受害者投入巨资。



GASA数据显示,当前最具破坏力的三种骗局包括:

恋爱诈骗(Romance Scam):编造身份、伪装感情,最后骗财骗情。

投资诈骗(Investment Scam):俗称“养猪盘”,先让受害者尝到小利,再骗走大笔本金。

网络兼职骗局(Job Scam):以“轻松高薪”诱惑,骗取转账及押金。



诈骗连锁反应:旅游业首当其冲

诈骗泛滥不仅令国民受害,更直接拖累经济引擎。泰国旅游局最新预测指出,2025年外国游客人数或下降 6%(仅剩3340万人),旅游收入减少 5%(约1.51万亿泰铢)。其中,中国游客锐减 35%,主要因担忧泰国安全与诈骗风险。


泰国正沦为“灰色基地中转站”

多份国际调查揭示,诈骗集团大多由“中资灰产”操控,主要基地位于缅甸妙瓦底、掸邦、柬埔寨西哈努克市与波贝等地,而泰国则因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与网络稳定,成为“物流通道”和“洗钱中转地”。这些团伙不仅利用泰国运输物资,更走私被迫当“电诈工人”的人口。



专家呼吁“国家级反诈战略”刻不容缓

学者指出,泰国必须把打击诈骗视为国家安全任务,采取“跨国合作 + 技术防控”双管齐下:

1. 公众层面:强化警觉,不轻信高回报、不点陌生链接、遭遇诈骗立即拨打反诈热线1441。

2. 政府层面:强化跨境情报合作,追踪加密货币与房地产洗钱通道,必要时向邻国施压,摧毁靠近边境的诈骗基地。



业内人士警告,若不迅速行动,诈骗问题将如“火烧旱田”,蔓延至金融、旅游与社会信任的每个角落——届时,“被骗”将不只是个人悲剧,而是国家灾难。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