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专家:美国暂停《凯撒法案》意在重构美叙关系
2025-11-12 15:24
俄罗斯卫星报
1049

美国对叙利亚实施《凯撒法案》制裁,被视为其在中东政策上可能转向、为集中应对中国或乌克兰问题释放信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玉龙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美国此举旨在改善美叙关系并重构务实合作,其背后反映出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安全需求和政治格局调整四重驱动力。

《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案》(简称《凯撒法案》)是美国于2019年12月由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制裁法案,旨在通过经济与政治手段限制叙利亚政府及其关联实体。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及欧盟对叙利亚实施了广泛制裁,而《凯撒法案》则被视为对叙利亚经济“锁喉”的核心法律。

2025年11月9日,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抵达美国,开启近80年来首次叙利亚领导人访美之行。11月10日,沙拉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闭门会谈。随后,美国财政部宣布暂停对叙利亚实施《凯撒法案》的制裁,但涉及俄罗斯和伊朗的部分交易仍在限制范围内。这一决定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被认为是华盛顿在中东战略上调整的重要信号。

杨玉龙指出,《凯撒法案》是国际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对叙制裁措施之一,对叙利亚战后经济重建具有显著阻碍作用。对叙利亚而言,若欲推进战后经济重建,取消该制裁是必要之举。专家进一步解释称,此次制裁的暂停不等于彻底解除,《凯撒法案》的正式废除仍需经过美国国会立法程序。目前,美国参议院已在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纳入了废除该法案,下一步需众议院表决并由总统签署,方能实现正式废除。截至目前,《凯撒法案》的废除进程已推进至过半阶段。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暂停《凯撒法案》旨在试图重塑与叙利亚的关系格局,改变中东地区长期的对抗态势。

在经济层面,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叙利亚战后重建中存在潜在利益。随着巴沙尔政权的倒台,以及与叙利亚现政权统治力量的外交接触的改善,美方有意参与叙利亚的重建,这也是其暂停《凯撒法案》的驱动因素之一。

在安全与反恐领域,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核心诉求是打击“伊斯兰国”势力。杨玉龙指出,美国长期以来的反恐战略以叙利亚和伊拉克为中心。截至当前,美国在地区的反恐战略目标已基本完成。不过,虽然美军计划于2026年从伊拉克撤军,但对叙利亚仍然不放心,毕竟当前叙利亚的安全反恐形势依然不乐观。这也是为何沙拉访美前,叙利亚安全部队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展开了大规模行动的原因,即向美国证明自己有能力控制和打击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

此次沙拉访美期间,美国和叙利亚加强了安全与反恐合作相关协议的谈判共识,叙利亚承诺将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专家表示,这是沙拉政府访问美国的最大成果之一,标志着美叙未来在反恐与安全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也被视为推动未来全面解除《凯撒法案》的关键内驱力。

从重构地区格局的考量角度来看,美国暂停制裁也是推动叙利亚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一步。目前美国意图扩大《亚伯拉罕协议》,叙利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棋子。特朗普政府更广泛的计划不仅涉及叙利亚,还意图将黎巴嫩等国家纳入该框架。

杨玉龙表示,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在中东战略上始终秉持收缩态势。可以看到,过去10多年来美国的中东战略重心逐步从安全反恐转向大国博弈。目前第六轮中东战争为美军的局部撤离创造了一些条件,从《沙姆沙伊赫宣言》到当前《凯撒法案》的暂停及美叙关系的重构,这些均可视为美国中东战略棋盘的重要调整,其核心目的是继续确保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

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战略收缩并不等同于放弃对中东事务的管理,也不意味着地区格局和秩序的控制力有所减弱。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