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距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7日在苏格兰达成关税协议已逾百日。根据该协议,美国对大部分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征收15%的基本关税。德媒称,欧盟内部对该协议的批评之声至今不绝于耳,尤其是商界持强烈批评态度。美关税已对德国及欧盟多个经济领域造成了严重冲击。

对美出口暴跌
德国《国际政治》杂志近日刊文称,布鲁塞尔和华盛顿7月底达成了一项尚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贸易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对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最高15%的关税。欧盟还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进口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但目前仍不清楚欧盟会如何具体履行这些承诺。此外,欧盟将取消对美国工业产品的所有关税。不过该协议在关键细节上还存在分歧或模糊之处,这可能导致美欧贸易中出现争端。
一位欧盟外交官本月初向德新社透露:“美欧贸易协议并不理想。”欧元走强使得欧洲产品对美国买家而言更加昂贵,从而削弱了欧洲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冲击欧洲对美出口。
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关税对其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出口额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8月,德国出口额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同比下降23.5%,降至2021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9月,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在连续5个月萎缩后出现反弹,但同比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4%。10月,德国出口行业的信心继续恶化。根据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的企业调查,10月份出口预期晴雨表从9月份的3.4点降至2.8点。伊福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沃尔拉贝表示,“德国出口行业陷入困境,真正的复苏遥遥无期。”
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主席迪尔克·扬杜拉说:“毫无疑问,美国的关税和贸易政策是导致销售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他表示,美国对德国传统出口商品(如汽车、机械和化学品)的需求已经下降。新的关税政策使曾经盈利的商业模式失去了吸引力。一些零售商逐渐放弃美国业务。对于德国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而言,近1/4的就业岗位都依赖出口,关税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认为,由于关税威胁持续存在且欧元走强,德国对美国的出口不太可能很快反弹。布热斯基还称,德国出口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关税对出口造成的压力,可能再过几个月才会完全显现出来,出口在短期内恢复成为德国经济增长关键引擎的可能性很小。
汽车、机械、化工行业承压
德国《商报》称,美国关税给德国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汽车行业一度被认为是这项贸易协议的最大受益者。因为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的关税从27.5%降至15%。然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对此并不满意,因为15%的税率是之前2.5%的6倍。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认为,“德国汽车工业仍面临严峻挑战。”一系列钢铁和铝制品以及商用车、巴士和零部件也面临额外关税。“这些于11月1日生效的额外关税将对欧洲商用车制造商造成沉重打击。”穆勒警告说。此外,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还需应对来自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作为降低关税的交换条件,欧盟必须允许美国汽车免税进入欧洲。此前,美国汽车需缴纳10%的关税。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德国汽车巨头利润大幅下滑。”香港《巴士的报》称,德国汽车行业遭重创,大众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报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制造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对德国汽车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尽管欧盟和美国达成协议,但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关税的影响非常严重。大众汽车10月30日在其财务报告中表示,今年美国关税措施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50亿欧元。这家汽车巨头今年前9个月的利润同比下降了58%,至54亿欧元。该公司前三季度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11%。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安特利茨表示,集团营业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加征关税,预计相关影响将持续。
大众汽车旗下保时捷公司公布的业绩显示,其营业利润大幅下滑,前9个月仅为4000万欧元,与上一年40亿欧元的利润相比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奔驰10月29日公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8.8亿欧元,下降约50%。该公司的汽车销量、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下滑。该公司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关税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因素所造成的高度不确定性是主要原因。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认为这项关税协议完全欺骗了他们。因为机械设备面临的不仅是15%的基本关税,美国还对许多产品中的钢铁和铝加征50%的关税。对于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来说,除了面临销售价格上涨外,还要应对繁琐的海关手续和大量的单据要求,例如加工金属的原产地证明。由于关税争端以及工业客户需求疲软,业内普遍预计销售额将出现下滑或停滞。贸易争端只是众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能源价格高企、需求疲软以及全球基础化学品供应过剩也都是重大挑战。
今年1月至8月,德国化工行业的销售额下降了2.9%,海外销售额也出现下滑。德国化学工业协会表示:“北美地区的订单下滑尤为明显,美国加征关税阻碍了销售。”2024年,德国化工行业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02亿欧元,约占其出口总额的8%。化工行业对整体业务前景持谨慎态度,预计2025年产量将下降2%。德国化学工业协会表示:“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经济持续停滞不前
在出口萎缩的背景下,德国经济想重获增长势头并不容易。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尽管德国新一届政府推出多项改革措施,但德国商界仍未感受到任何乐观情绪,因为经济持续停滞不前。
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第三季度GDP出现停滞,环比零增长,第二季度萎缩了0.2%。高能源成本、全球订单疲软以及美国的高额关税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该国还面临持续的芯片短缺问题,影响了汽车生产。
当前,欧洲议会正通过标准立法程序对上述美欧贸易协议进行审查。“出于几个原因,我对这项协议并不完全满意,”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近日强调,“其中之一便是,自协议达成以来,美国再次提高了关税。因此,需要达成一项旨在‘维持协议现状’的条款,规定美方不得加征新的关税或采取其他类似措施。”
《德国交通报》称,作为欧洲议会首席谈判代表,朗格还起草了欧洲议会关于关税立法的立场文件。立场文件提议:暂不给予美国铝、钢及其制品关税优惠;如果美国产品的进口量超过特定值,自动保障条款将生效;优惠待遇的期限限制在18个月内等。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日前就该文件草案进行了首次讨论。
《国际政治》杂志称,欧盟必须为跨大西洋贸易关系持续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并加强其地缘经济威慑力。尽管欧盟准备了针对行业关税和“对等关税”的报复性措施,但为了避免影响美欧谈判,欧盟最终并未实施这些措施。欧盟也未能启动反胁迫机制,该机制本可以使其采取更广泛的经济报复措施。报道称,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中,欧盟的风险规避意识还不够强,欧盟应采取更有效的地缘经济威慑和防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