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6日消息,神秘失踪百年的“佛罗伦萨之钻”已重现于世,欧洲哈布斯堡家族后裔向媒体公开展示了这颗有着“王室诅咒之钻”外号的传奇钻石,该钻石近几十年来被藏在了加拿大某银行的库房里。哈布斯堡家族后裔卡尔・冯・哈布斯堡称,百年来“佛罗伦萨之钻”的下落是哈布斯堡家族共同守卫的秘密,“知晓它的人越少,安全性就越高。”但现在哈布斯堡家族认为“它偶尔也应该展出,让人们能够亲眼见到。”
“佛罗伦萨之钻”被认为是贯穿欧洲百年历史的一颗钻石。这颗黄色钻石15世纪在印度被开采出来,采用双玫瑰切割工艺,重137.27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钻石之一。
15世纪,该钻石归勃艮第公爵查理·瓦卢瓦所有,他是当时匈牙利的统治者,查理·瓦卢瓦生活奢靡,生性鲁莽好斗,最终死于战乱,查理·瓦卢瓦死后勃艮第公国覆灭,钻石不翼而飞,被人当成玻璃捡走后出售,几经转手出现在了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手上。
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是促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他庇护了包括达·芬奇在内的众多艺术家、建筑家,也有很多说法认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型就是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女儿。拥有这颗钻石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也遭遇厄运,好斗的他挑起战争后落败成为俘虏,郁郁而终。
商人雅各布·福格尔获得了这颗钻石,并将之献给了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收到这颗钻石三年后的1512年,尤里乌斯二世在拉文纳战役中战败,次年死亡。他的遗产被族人罗维尔家族继承,其中包括了这颗钻石。
罗维尔家族又接连遭受不幸,家族渐渐衰弱,罗维尔家族最后的女继承人维多利亚带着这颗钻石嫁入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成为了托斯卡纳的公爵夫人。
美第奇家族给这颗钻石命名为“佛罗伦萨之钻”。维多利亚的子女命运多舛,大儿子年幼夭折,后来的继承者柯西莫三世婚姻不幸,柯西莫三世的子女也同样不幸,孩子都没有生育后代或者因家族斗争、意外、暗杀死亡。1737年,繁荣三百多年的美第奇家族宣告覆灭。
美第奇家族的庞大财富被欧洲最古老的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获取,其中包括了“佛罗伦萨之钻”,因为这颗钻石历任的主人都遭遇不幸,因此该钻很少被实际使用,只作为藏品。但弗朗茨·约瑟夫登基后,为了讨妻子茜茜公主的欢心,弗朗茨·约瑟夫把这颗钻石制作成项链送给了茜茜公主,茜茜公主生有三女一子,女儿早夭,茜茜公主被刺身亡,弗朗茨·约瑟夫唯一的儿子因情人自杀身亡,仅剩的一名继位者、侄子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斐迪南大公的死亡正是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的开端。
斐迪南大公被杀后,弗朗茨·约瑟夫的玄孙卡尔一世继位,成为奥匈帝国末代皇帝,1919年卡尔一世举家流亡去了瑞士。因为一战二战的先后爆发,时局动荡,“佛罗伦萨之钻”不知所踪。卡尔一世曾两次试图在匈牙利保守派人士的帮助下在该地复位,但最终失败,被流放马德拉岛,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1922年卡尔因肺炎逝世,终年34岁。卡尔死后,他的妻子齐塔一直生活在瑞士,1989年,年近百岁的齐塔在瑞士逝世。
哈布斯堡家族后裔揭开了“佛罗伦萨之钻”的命运:卡尔一世流亡瑞士后,秘密安排将这颗钻石送往加拿大。1922年卡尔去世后,他的妻子齐塔要求后人要将钻石的下落保密一个世纪,现在百年已过,是时候让钻石重现于世了。在这一个世纪中,有传言说钻石被切割、被偷走、被神秘买家收藏等等,哈布斯堡家族后裔最终证实了这颗钻石还完整的存在于世,家族方面称,希望将钻石在博物馆展出,但不打算出售。
来源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