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鹹麵包」的香氣裏,有一扇認識中國的窗口
2025-10-13 01:17
菲律宾商报
811

新華社記者 聶曉陽

菲律濱大岷區計順市一條普通街道上,有一家老麵包坊。鋪面看似尋常,卻被當地媒體稱為“最接地氣的智庫”。這就是因舉辦過數百場論壇而在當地知名的“卡穆寧”麵包坊。

十年前,《菲律濱星報》資深評論員、專欄作家李天榮在這裡發起“鹹麵包論壇”。自創辦以來,論壇已舉辦數百場活動,議題涵蓋政治選舉、社會民生、氣候變化等,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議題與中國相關。

這裡常常迎來議員、政府部長、學者和媒體記者,也有普通市民參加論壇。來自中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在這裡與菲律濱同行對話。“卡穆寧”麵包坊已成為菲律濱民眾了解中國的一扇獨特窗口。

鹹麵包是菲律濱最常見的早餐食物之一,被稱為菲律濱的“國民麵包”。李天榮說,它象徵著溫暖和共享,“一杯咖啡、一塊麵包、幾把椅子,就能讓大家平等交流”。

在這裡,不同身份的人講述他們對中國的印象。一名在中國任教13年的菲律濱老師回憶說,她在中國看到的不僅是科技發展,更有中國民眾的日常美德與開放胸懷。在中國經商多年的菲律濱商人分享中國移動支付、外賣和共享單車的便利,在他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既有充分的引導,又給予(市場)足夠的自由”。

記者注意到,每當嘉賓講到有關中國的最新見聞時,台下聽眾常常發出一連串“哇”的驚嘆聲。在這樣的氛圍中,一個被西方敘事刻意虛化的中國形象,開始變得真實且立體。

“我們要打破單一敘事,還原彼此的真實。”李天榮說,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越來越多有關中國的議題被帶入菲律濱的公共討論。

菲律濱前參議員許爾綺是論壇的常客。她表示,在菲律濱,真實的中國被西方媒體的偏見所掩蓋,“每次到中國都讓我大開眼界”。

李天榮說:“我希望在鹹麵包的溫熱香氣中,一個國家能重新認識另一個國家。”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