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苑基荣】在美国和印度刚刚宣布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之时,印度再遭“一棒”。依据美国对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的最新决定,9月29日起,在该港口工作或从事相关活动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可能面临制裁。据报道,该港是印度第一个海外港口项目。印度《经济时报》称:“这一决定可能会阻碍印度在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项目。”
关键豁免被撤销
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将撤销对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据《印度快报》报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9月16日在一份声明中称,为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旨在孤立伊朗的“最大压力”政策,已撤销2018年依据《伊朗自由与防扩散法案》(IFCA)出台的制裁豁免。该决定将于9月29日生效。
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沿海的阿曼湾沿岸,是印度通往内陆国家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关键海上通道。2018年,为了支持阿富汗重建援助与经济发展,美国根据IFCA对印度实体给予制裁豁免,允许其投资和运营该港口而免受美国制裁。
据印媒介绍,该豁免此前曾允许印度公司在运营该港口时不受美国的限制,从而使新德里可以绕过巴基斯坦,直达阿富汗和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豁免一旦撤销生效,所有运营恰巴哈尔港或从事相关活动的主体,都可能面临该法案规定的制裁风险。
印度外交部26日承认了这一进展,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表示:“我们看到了美国关于撤销恰巴哈尔港制裁豁免的新闻声明。我们目前正在研究此事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依托该港口长期互联互通的蓝图可能遭受重创”
对印度来说,与其他伊朗港口不同的是,恰巴哈尔港可以直接通往避开巴基斯坦领土的海上航线。
此外,在战略上,恰巴哈尔港还是印度区域互联互通目标的核心。印度政府希望借助该港口为印度内陆地区的出口开辟新市场,以开展与俄罗斯和欧洲的贸易。 印度《第一邮报》称,美国的决定限制了印度将恰巴哈尔打造为连接中亚与欧洲枢纽的能力。 在2023年宣布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中,新德里计划通过海路连接印度西岸港口与阿联酋,再经铁路横跨沙特阿拉伯、约旦至以色列海法港,最终通过航运联通欧洲,该方案最终较苏伊士运河航线可缩短约40%的运输时间。
印度希望通过扩大恰巴哈尔港的市场,建构同阿富汗与中亚的贸易通道。报道称,如果不将恰巴哈尔港整合进去,“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的辐射范围可能更多局限于海湾地区,难以发展成为贯通欧亚的贸易通道。
自2016年以来,印度对该项目投入巨资,该港口的吞吐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印度政府官员和专家曾希望,港口的全面投入运营将显著促进贸易、税收,并提升新德里的战略影响力。
此外,2024年5月,印度与伊朗签署了开发和运营恰巴哈尔港的10年期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全球港口有限公司承诺投入约1.2亿美元用于运营,并承诺再提供2.5亿美元信贷以支持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今日印度》指出,美国此举对印度无疑是一个“战略打击”:印度多年来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失去豁免权后,恰巴哈尔港的扩建计划也将大幅放缓。印度数亿美元的投资面临风险,其依托该港口的长期互联互通蓝图也可能遭受重创。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参与恰巴哈尔港口运营的企业或个人面临来自美国的二级制裁,将导致印度3.7亿美元的港口升级投资或陷入停滞。这不仅削弱了印度利用该港口建立区域贸易联系的计划,而且削弱了印度在陆权竞争中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抗衡的能力,也动摇了新德里通过基础设施联通扩大其在中亚影响力的战略计划。
企业担忧货物供应链出现中断
据印度《铸币报》报道,因为美国的制裁,印度企业可能因合规审查和银行业限制而面临货物运输延迟。已在进行中的项目可能放缓,运往阿富汗和中亚的基本商品、建筑材料和其他货物的运输均受到影响。尽管印度政府表示正在全面评估影响,企业仍担忧供应链将出现中断。货物保险费用可能上涨,外国投资者可能不愿参与恰巴哈尔港口相关项目。
除了恰巴哈尔港,美印关系还存在多个挑战。贸易紧张局势也在持续升级——美国以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导致印度出口量下降,并给化工、金属、制药和农业等行业带来经济压力。据香港《南华早报》2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上周在联合国大会间隙举行的会谈中,印度和美国的高级贸易谈判代表未能解决双方的关税争端。
《今日印度》称,对于印度而言,当下的挑战在于如何维持恰巴哈尔港的运营,同时避免与华盛顿直接发生冲突。但随着最新制裁的实施,印度最雄心勃勃的海外港口项目命运难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