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据韩国《朝鲜日报》18日报道,韩国政府自2003年起在公务员考试中推行“性别平等聘用目标制”,规定若某一性别录取比例低于30%,则可额外补录,以平衡录取人员性别。该制度原本设定5年为期,此后四次延长,目前已实施逾22年,并将持续至2027年。随着其适用范围明年扩大至巡警公开招聘,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据韩国官方统计,自该制度推行以来,共有近5000名考生获准补录,其中男性约3370人、女性约1610人,男性被额外补录的人数约为女性的两倍。仅去年就有202人因此被补录,男性148人、女性54人。若细分不同职级,则呈现出差异化结构:在女性报考比例较高的8、9级地方基层公务员中,额外录取者多为男性;而在中央公务员及7级以上职位中,女性被额外补录的人数则明显高于男性。
报道称,支持者认为这一制度发挥了调节作用,防止不同领域长期出现性别失衡。韩国人事革新处在此前决定延长该制度时也强调,其受益对象并非单一性别,男女皆可能通过这一机制获得机会。但反对声音同样强烈。批评者指出,制度实施22年来已增加近5000名补录公务员入职,相当于“人为扩招”,加重财政负担。该制度不仅在最终合格阶段增加录取人数,在笔试各轮次也会衍生额外合格者,从而造成更多行政成本。一些观点认为,在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性岗位供应”掩盖了根本问题,政府应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民间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相关人士直言,在强调成绩和透明度的录用体系中,没有必要再以性别为标准,否则只会加剧“逆向歧视”的争议。有韩国国会议员也表示,“性别平等聘用目标制”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其初衷,今后应考虑向其他形式的平衡机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