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两百余位外方代表与会,共同探讨弘扬丝路精神,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
2025-9-17 07:23
环球报
113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林小艺】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9月1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87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与会。

与会嘉宾认为,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前不久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开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会嘉宾表示,各国媒体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当好丝路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积极传播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当好发展成果的记录者、讲述者,继续深入报道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广泛汇聚合作共赢正能量;当好文明互鉴的参与者、推动者,以优质新闻作品增进了解、打破隔阂、凝聚众力,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固。

在论坛开幕式上,俄罗斯《俄罗斯报》社长帕维尔·涅戈伊察致辞时称,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应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均衡反映大多数国家意见和利益的方向发展。“一带一路”已获得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对于这些国家和组织而言,世界互联网同样应当成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及其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而非充斥谣言和政治动机的谎言之地。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报》总编辑哈尼·瓦法16日发表致辞称,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从未仅仅建立在贸易之上,而是始终以对话与思想文化交流为基石。凡是研读历史的人都深知,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商队与货物的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与知识之路,它将科学、思想与文学从东方传向西方,也从西方传回东方。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现代精神再次体现了这些内涵,为世界各国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并在共同发展与相互尊重的新基础上重塑了伙伴关系的概念。

在主论坛上,泰国民众联络厅厅长素拉塔·拉卡赛穆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描绘的互联互通宏大愿景,不仅体现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上,更体现在贸易、文化与民心相通上。对泰国而言,这不仅是一条通往更加互联互通和繁荣未来的务实之路,也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进一步巩固泰国作为地区枢纽的地位。拉卡赛穆表示,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深刻洞见指明了我们的使命。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格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一理念犹如我们的指路明灯。

在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现场,英国《晨星报》国际版主编本·查科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该论坛是一场极具多元文化特色、秉持开放姿态的国际活动,核心围绕和平与合作交流展开,论坛中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媒体分享了这一倡议如何改变本国人民生活的真实故事,这体现了媒体的重要价值。查科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为更多国家平等参与全球治理开辟路径,此举对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至关重要。

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等多场分论坛、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颁奖、东盟及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等环节。会后,参加论坛的中外媒体嘉宾还将在云南等多个省区市开展联合采访活动。

来自肯尼亚的夏瑞馥(Lali Mwamaka Sharifu)凭借纪录片《肯尼亚的“中国女孩”》荣获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提名奖。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肯尼亚等众多国家搭建了多元合作桥梁,为民众带来了切实可感的福祉。

这部获奖纪录片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以夏瑞馥赴华研习中医的个人经历为线索,串联起纵贯数百年的中非友好交往史。此次获奖让她更坚定用影像和文字记录更多中非合作故事和在中国精彩生活的信念:“媒体是让世界看见‘一带一路’合作价值的关键——诸多惠及民生的项目因传播不足而被遮蔽,这正是我们需要填补的叙事空白。”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9届,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外国媒体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应邀参会,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