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选举委员会8月18日宣布,将于今年12月28日开始分阶段举行大选。第一阶段于当天启动。缅甸外长丹穗日前在云南出席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时表示,目前已结束国家紧急状态,将努力确保大选安全平稳、顺利可信,愿邀请中国派团观察大选。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范宏伟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此次大选主要是军政府为摆脱困境的策略性举措,实际效果面临严峻挑战,缅方试图尽量通过邀请友好中立的国家观察大选,为军转民的有限选举提供合法性支持。
2021年2月,缅甸军方通过在紧急情况下移交国家权力的宪法机制上台。他们指责前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D)在2020年11月举行的缅甸大选中舞弊。军方在接管权力后解散了全国选举委员会,成立了一个新的选举委员会,并宣布实施紧急状态,为期两年,结束后将重新举行大选,并权力再次移交给文官政府。然而,缅甸的全国紧急状态持续了四年半。按照缅甸宪法,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不能举行大选。今年6月,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表示,全国大选将于12月至明年1月举行。
据报道,缅甸目前国内冲突仍持续不断,该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反对武装的控制之下,选举后勤工作可能会面临挑战。缅甸当局计划在全国300多个选区举行投票,包括部分由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控制的地区。目前,共有近60个政党注册参选并受认可,其中9个政党计划在全国竞选。由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政变前的两次选举中均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但此次选举将不允许该联盟参加。民主反对派纷纷进行抵制。
此前,联邦选举委员会已经正式公布今年即将举行的全国大选选区划分。公布的选区包括人民院(下议院)、民族院(上议院)、省邦议会以及民族事务代表选区。根据公告,人民院选举将采用"最多票当选制"(FPTP),共设330个选区;民族院选举采用"混合成员比例代表制"(MMP),其中84个选区采用"最多票当选制"(FPTP),26个选区采用"比例代表制"(PR),总计110个选区。同样采用"混合成员比例代表制"(MMP)的省邦议会选举中,322个选区采用"最多票当选制"(FPTP),42个选区采用"比例代表制"(PR),合计364个选区;此外还有29个省邦民族事务代表选区。
专家称,邀请外国观察大选是缅甸惯用的做法,而此次邀请中国派团观察大选,则是寻求为新政府上台奠定外交、政治基础。
8月14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云南安宁会见来华出席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的缅甸外长丹穗。王毅说,中方支持缅方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发展道路,支持缅方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统一,支持缅方稳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将一如既往为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王毅指出,希望缅方坚持和解合作、保持开放包容、注重凝聚民心。通过大选实现三方面目标:一是国内和平,各方停战止戈,根据人民意愿治理国家;二是民族和解,构建最广泛统一战线;三是社会和谐,推进震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