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德国外长涉华言论不意味默茨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2025-8-20 18:14
俄罗斯卫星报
475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近日在访问日本时批评中方,称中方一再在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地区公开威胁要单方面改变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所执行所长胡春春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德国现任政府很多外交政策还处于成形之中,其外长针对中国做出的表态是缺乏谨慎考量的行为,但不表明德国的对华政策出现强硬趋势。

在日本访问时,瓦德富尔声称,“中国一再或明或暗地威胁要单方面改变现状,以对自身有利的方式改变边界”。他特别指出中国在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的行为。瓦德富尔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后补充道,“在这一敏感的国际贸易枢纽地区,任何升级都会对全球安全和经济产生严重后果”。瓦德富尔还批评“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机器的支持”。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军民两用商品供应国,也是其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客户。

今年5月,德国联邦议院举行总理选举第二轮投票。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成功当选,并于当天宣誓就职。同月,默茨在德国联邦议院发表首份政府声明称,中国为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今年7月,默茨在柏林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默茨曾表示,德中关系发展良好,政治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德方愿同中方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携手应对危机挑战,这符合双方利益。德国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中德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从2016年一直到2023年,中国始终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虽略降至2018.8亿美元,但仍保持在高位。此前,德国有30多家上市公司向默茨新政府联名提交了一份建议报告,要求德国新政府采取更加务实的对外经济政策,呼吁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和投资关系。

对于德国外长的此番负面表态,在胡春春看来,这一表态既让人有些意外,但也不令人惊讶。

胡春春指出,德国外长的言论显然是非常“欧洲”的话术,即从欧洲视角对事实进行转写。俄乌冲突至今,全球哪些国家与俄罗斯断绝经贸往来,哪些国家又与俄罗斯保持经贸关系,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全球南方国家普遍主张俄乌冲突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强调由冲突当事人直接对话,因此无论是中国、巴西、印度,还是很多非洲和拉美国家,几乎都没有与俄罗斯断绝经贸往来。与此同时,那些声称与俄罗斯断绝经贸往来的国家,比如欧盟,实际上也是在进行选择性叙述。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仍保持显著规模。在此情况下,德国外长对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与俄乌冲突任何一方保持正常经贸往来的评判,并非真实的,对中国而言也毫无意义。

至于不意外的原因,胡春春表示,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相对积极地介入俄乌冲突,可能会让事态出现加速转变的趋势,只是发展方向还是未知数。在这一紧要关头,德国作为乌克兰继美国之后最大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国,非常担忧事态和最后的解决方案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所以德国外长发表此番言论,也是出于在国际上寻找盟友或者立场接近国家的需要,打造自己并不孤单的局面,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再次对国际政治力量进行划分,将中国塑造成对立面。

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德国外长的言论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中方敦促有关方尊重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维护和平稳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挑动矛盾、渲染紧张。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