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双贴息”政策发布会要点速览
2025-8-13 13:38
环球报
541

今天(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

“双贴息”政策有哪些特点?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有人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主要有以下特点——

补贴方式更精准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精准用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

支持消费力度更大

两项贴息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

惠及范围更广

覆盖领域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支持对象既包括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也涵盖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额支出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涵盖8大消费领域,支持相关主体改善经营、提高消费服务的水平。

覆盖群体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经办机构,既覆盖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也能够惠及收入波动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涵盖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各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贴息流程更高效

两项贴息的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工作均由经办机构来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的操作。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主要需要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用于贴息资金的测算。

“双贴息”政策到期后是否会延长?

廖岷表示,“双贴息”政策政策到期后,有关部门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范围。

“双贴息”政策可以补贴多少钱?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是旅游、生育等服务消费,只要在相关机构获得消费贷款,用于消费花出去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具体来看,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也可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贴息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其他违规套利行为,均不属于政策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于红介绍,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今年3月16日到12月31日期间,只要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经营主体,可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根据方案,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于红表示,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包括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王楠 蒋勇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