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柬埔寨-泰国边界总委员会特别会议就两国停火协议达成共识,并签署相关文件。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葛红亮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有助于在执行层面更好地推动和落实停火,但并不意味着两国间的一系列政治互信问题得到解决。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借助中美大国力量发挥进行建设性斡旋,促成停火,彰显了东盟在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柬埔寨和泰国的边界争议已持续数十年。7月24日,两国边境地区爆发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法。根据双方公布的数据,冲突已造成上百人伤亡,逾10万民众被迫疏散至安全区域。
在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主持下,柬泰两国领导人于7月28日在吉隆坡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从当日24时起“立刻且无条件”停火,并约定召开泰柬边界总委员会会议以推动恢复边境地区和平与稳定。
而在全面停火协议生效后,泰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柬埔寨在两国达成停火协议后不到24小时就违反了协议,位于泰国四色菊府普马丘的军事阵地遭到柬埔寨军队的轻武器和手榴弹袭击。柬方予以驳斥,同时指责泰国军队在停火生效后违反停火协议,称泰国虏走多名柬埔寨士兵。柬泰局势依然紧张。
之后,两国于8月4日至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柬埔寨-泰国边界总委员会秘书处会议,7日举行边界总委员会特别会议。特别会议由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西哈和泰国代理国防部长纳塔蓬共同主持,最终通过涵盖停火执行安排、监督机制与后续沟通机制的正式纪要文件,并发表联合声明。
根据会议纪要,双方同意严格遵守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停火协议,维持现有阵地,不增派部队,保护双方平民和民用设施;双方同意保持各层级沟通,以缓解局势,建立互信;双方同意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对待双方被俘军人。双方还一致同意一个月内举办下一次两国边界总委员会特别会议。
在停火执行机制方面,双方重申将全面执行7月28日会议所达成的共识,包括停火安排及成立由马来西亚牵头的东盟观察团,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葛红亮就此表示,自5月以来,柬埔寨和泰国围绕边境问题的冲突一波接一波,两国的政治互信日渐降低,特别是"电话门"和地雷事件后,双边关系更是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7月在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主持调停下,柬泰领导人举行了面对面会谈。然而会谈后,两国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们可以看到,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后,7月29日泰方指责柬方违约。再加上后来两国间发生的一系列不友好事件,都表明柬泰两国政治层面的互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柬泰冲突中,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和美国一直积极发挥斡旋作用。7月28日的柬泰领导人会晤由马来西亚首相安瓦尔主持,中美分别派出驻马大使与会,美方是会谈共同主办方,中方以观察员身份参与。7月30日,中国—柬埔寨—泰国三方非正式会晤在上海举行,柬泰双方赞赏中国为平息事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周,马中美三国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在吉隆坡举行的柬泰边界联合委员会会议。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这对东盟而言也是一个警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当前,柬泰边境局势持续趋缓,这充分证明对话协商是化解纷争的正确之道。中方秉持公道公允立场,支持柬泰双方加强沟通、妥处分歧,支持以“东盟方式”推动政治解决,愿继续为柬泰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