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日益地将数字货币技术视为是加强金融主权与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工具。
随着人民币与美元竞争性的加剧,稳定币被视为是推动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使用的潜在推动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提高金融灵活性的技术同时也会削弱国家对资本流动的控制,所以关于中国引入稳定币的讨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其意义远超单纯的技术议程。《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香港正成为与此相关的审慎试验场。
这篇文章还指出,在致力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与美元的竞争下,中国计划允许推出首批稳定币,但对资本外流的担忧阻碍了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香港是中国稳定币的试验场。香港立法会最近通过了一项有关允许持牌公司发行(任何)法币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的法律。然而,事实上,香港金融管理局采取了谨慎的立场,并表示从明年起只会发放“少量”牌照。
《金融时报》特别强调,中国政策制定者越来越重视稳定币。它还写道,美元稳定币的成功巩固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中国致力于发展扩大人民币使用的技术与其必须加强金融体系监管相冲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年6月表示,稳定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支付体系。过去两个月,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在召集专家来探讨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趋势和策略,参会者的发言和官方信息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中一位参会者表示,会议的主要结论是:任何在中国实施的稳定币项目都必须符合(中国)国家的具体规定。此外,金融机构的代表们也多次强调了稳定币可能带来的资本外流风险。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开谈论稳定币被用于洗钱的风险,这也是中国政府所担忧的。
据一位熟悉进程的金融科技官员透露,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候选试点公司在实施方案、员工储备力及如何解决法律纠纷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香港金融管理局不排除批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可能性。
《金融时报》最后总结道,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寻求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而稳定币在这一方面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绕过一些传统支付系统,比如SWIFT,一旦发生纠纷,SWIFT系统可能会对中国进行限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