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欧盟购7500亿美国能源,能实现吗?
2025-7-31 07:18
环球报
933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编者的话:欧盟与美国于27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根据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此外,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其中有关“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的采购引发欧美政商界热议。彭博社报道称,“欧盟与美国达成的7500亿美元能源协议似乎很难实现”。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兑现这一承诺将是一项艰巨任务,可能性微乎其微。

欧洲业界对如何实施感到疑惑

“欧盟与美国能源协议引发恐慌。”德国《商报》29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计划从美国进口价值750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欧洲业界对如何实施这一协议感到疑惑。《商报》分析了迄今为止欧盟的进口数据、地缘政治现实以及欧盟的能源目标,认为“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目标值得怀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从欧盟自美国进口的能源价值来看,欧盟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共进口了价值438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然而,欧盟仅从美国进口了价值759亿美元的能源。这还不到与美国达成的未来3年每年2500亿美元协议的1/3。但据欧盟称,该协议里面将包括核能。

其次,欧盟能源采购主要由私营企业负责,而非政府机构。通常来说,能源是通过壳牌和道达尔等国际型企业、维多集团和贡渥等大宗商品贸易商,以及莱茵集团等相关企业进口到欧洲,然后出售给客户和小型公用事业公司。欧盟不能直接指示企业在哪里购买石油、天然气或煤炭以及购买多少。“我们完全无话可说。”一家德国大型能源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

理论上,法定配额、对美国进口产品提供特殊补贴,或通过欧洲层面的政府机构进行捆绑采购都是可行的。但对于企业而言,目前很难想象所有欧洲能源采购都会默认由一个机构集中进行监管,这无异于打破市场规律。

此外,报道称“与美国达成的能源协议与欧盟自身的能源发展目标不符”。欧盟认为,来自美国的额外能源应该有助于减少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然而,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额仅为1180亿美元,其中不到1/6来自俄罗斯。

同时,欧盟绝大多数企业警告不要过度依赖美国。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一直致力于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目前已从多个国家采购石油和天然气。当前,欧盟的能源企业与挪威、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沙特等国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以德国巴登-符腾堡能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过去3年与阿联酋、卡塔尔的协议不断增加。欧盟与美国宣布的这项能源采购协议,很可能引发中东出口商不满。若违约,企业还可能面临巨额违约金和潜在诉讼。市场信息服务机构ICIS能源分析主管安德烈亚斯·施罗德认为,“美国不可能一下子就占据欧洲市场的全部份额。”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之外,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称,欧盟目前无法利用如此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必须建设基础设施——这意味着要重启燃煤电厂,建造燃气电厂,甚至建造更多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美国供应能力能否跟得上?

与此同时,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额也引发美国政商界热议。彭博社报道认为,对于美国来说,短期内要实现如此庞大的能源供应链条,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在欧盟承诺以7500亿美元进行战略采购后,多家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开发商在28日早盘领涨能源板块。然而,在分析人士看来,美国满足欧盟每年价值2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需求的前景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能源出口总额刚刚超过3300亿美元。研究机构Gavekal表示,基于当前价格以及美国预计的年底LNG出口能力,即便欧盟吞下美国全部的原油和LNG出口,其年采购总额也仅为1410亿美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是否有能力提供足够能源以实现该目标令人存疑。美国的LNG终端(用于将天然气液化并装载至运输船)目前几乎满负荷运行。尽管相关企业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扩建设施,但这一过程需耗时数年。

美国CNBC网站援引挪威能源研究机构Rystad石油分析师斯韦特兰娜·特雷季亚科娃的观点表示,提高美国对欧盟石油出口量难度极大,因美国产量已趋于平稳,未来数月甚至可能下降。要满足欧盟每年2500亿美元的采购需求,意味着美国公司需将原本出口至亚洲和拉美的能源转供欧洲。该机构分析师马蒂厄·乌廷还表示,美国LNG终端目前并无富余产能可立即增供欧洲。未来两年若有更多LNG产能上线,或可出口至欧洲。

“未来3年美国产量会进一步增加,可带来一定增幅,但增幅不会太大。”市场信息服务机构ICIS LNG分析师亚历克斯·弗罗利补充道。此外,ICIS预计,因全球供应过剩,欧洲天然气价格将在2026—2027年下行。该机构认为,随着价格下降,欧洲从美国进口的能源价值也将有所减少,这使得7500亿美元的目标更难实现。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韩薇表示:“美国政府最在意的是让欧洲买家为新项目签署长期供应协议,从而帮助项目融资。”据报道,美国已是全球最大LNG生产国之一,伴随着更多项目落地,未来几年还将释放新一轮供应,届时将需要新买家和融资。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急于签约。

但是对于欧盟市场而言,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可能难以消耗,最终也不得不转售给其他市场。能不能卖得出去又成为一个问题。此前,欧盟搭建了“联合采购平台”以撮合交易,但实际参与度有限,迄今也未见具体成交。

“让全球能源贸易‘改道’,根本做不到”

除了欧盟自身需求与美国供应能力难以匹配之外,这份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协议背后还面临着诸多障碍。欧盟官员28日表示,增加能源采购的计划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彭博社报道称,冯德莱恩与特朗普在苏格兰敲定的只是一份务虚的政治协议,而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欧盟尚未公布金额拆分,也不清楚如何说服私企购买或销售美国油气。欧盟对美能源领域投资能否计入承诺同样未知。这其中,核电,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可能是欧盟撬动数百亿美元贸易的抓手,但首批项目最早也要2030年才能商业化。欧盟鼓励此类投资还可能与扶持本土核工业的诉求相冲突。

“这份协议显然是在美国关税压力下达成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3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实在的,单看每年2500亿美元的采购目标,就已经不太容易实现。俄乌冲突后,欧盟为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确实不得不转向美国进口能源,但美国的能源价格甚至要比俄罗斯的贵上两三倍,这无疑会推高欧盟的能源成本。

林伯强进一步表示,达成7500亿美元的能源总量,目前来看对双方都有难度。这不仅涉及采购本身,更受限于基础设施的瓶颈——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已接近满负荷运转,欧洲的再气化设施和运输管网也面临扩容难题,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欧盟或许也是先认下这份协议,具体如何落实只能留待日后再议,就连采购的具体品类至今也不明确。

至于这份被外媒称作“很难实现”的能源采购协议将会如何影响全球能源贸易格局?林伯强认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确实在重塑,这种变革源于双重压力:一方面,俄乌冲突迫使欧盟与俄罗斯切割能源合作,不得不加大对美国能源的依赖以填补缺口;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关税施压下,欧盟进一步向美国能源市场倾斜。在这两重因素作用下,美国未来的石油及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大概率会持续增加,全球能源贸易的流向与格局会因此发生改变。但这份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协议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改变还需长远来看,短期内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的话表示,这一协议更像是一种政治愿景,而非现实可行的计划。如此大规模的采购将需要对全球能源流向进行重大调整。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表示:“这是一个漂亮的数字,但并不现实。你几乎需要让全球能源贸易彻底‘改道’,这根本做不到。”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