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与会专家:“中国经验”可促进拉美人权事业发展
2025-7-28 06:45
环球报
462

【环球时报赴巴西特派记者 樊巍】当地时间7月25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个国家的130余位代表参加此次圆桌会。与会外方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许多国家在捍卫人权的问题上都做出过各种表述,但鲜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在众多领域为人民提供实现自身发展的具体条件。“中国经验”可以促进拉美国家人权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

此次圆桌会主题为“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与会的20个国家的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就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等议题展开讨论,取得广泛共识。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25日在圆桌会开幕式发表致辞时表示,当前,一些地区冲突依然此起彼伏,平民死伤人数几乎每天都在攀升;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在加剧,数亿人民依然忍受着贫穷饥饿;全球数字治理赤字下,人权遭受新形态危机。国际人权事业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我们怎能接受那些制造日益严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体系的国家自诩为人权捍卫者?又怎能容忍那些制造贫困的制度来评判哪里存在人权侵犯?”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维多利亚·安娜丽娅·顿达·佩雷兹在主旨发言环节表示,拉美国家必须朝着重构人权的概念迈进,人权应当与“人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并实现自我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关,只有从基本需求出发,才能真实衡量一个国家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程度。

“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成功帮助数亿人民摆脱贫困,这一伟大成就本身就是对人权和人类尊严的有力捍卫。同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以人权为核心的新视角。”佩雷兹认为。

“中国如今已彻底消除了国内的极端贫困现象,这足以表明中国尊重人权。”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文勇2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尊重并保障所有人渴望的基本人权。与之相反,有很多国家宣称捍卫人权,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在众多领域为人民提供促进自身发展的具体条件。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在人权事业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很好地帮助拉丁美洲人权事业发展,尤其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人权状况创造条件。

会议当天,主办方还围绕“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分议题举行了三场平行分论坛。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白龙受邀参加此次分论坛活动,并向与会国家代表分享了媒体视角下,中国通过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故事。

“人的权利是多样性的,同时有些权利是普遍性的,绿色发展就是其中重要内容。”白龙表示,近年来,全球南方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努力与成果,而这恰恰是西方主导的人权叙事试图淡化的内容。主动跳出人权问题政治化的叙事逻辑,从绿色发展视角讲好人权故事,是中拉携手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届圆桌会还发布了《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并宣布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据了解,该网络旨在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搭建中拉人权研究领域的常态化合作平台,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经验互鉴等方式,推动中拉人权事业的共同发展,并为全球人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智慧与路径。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