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内部立场趋于强硬,做好谈判破裂准备,欧盟亮明对美关税“报复选项”
2025-7-26 07:25
环球报
53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距离美国政府所谓的“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仅剩一周之际,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24日透露,欧盟输美产品被征收15%关税的协议有望达成,但欧盟也做好了如果谈判破裂将实施“反制措施”的准备。路透社报道称,欧盟与美国可能会效仿此前美日达成的框架协议,但目前仍需等待美国总统特朗普作出最终决定。特朗普25日回应称,美方正在与欧盟全力磋商,达成关税协议的可能性为50%。同一天,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一项对总额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法新社称,若谈判破裂,欧盟首轮反制措施将于8月7日自动生效,反制关税税率最高达30%,“反映出欧盟的强硬立场”。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分析,美政府在关税谈判上的反复态度,实际上受到市场信号、支持者的不满情绪以及特朗普自身需展现“获胜姿态”诉求的影响。日前,德国一改此前反对态度,对法国呼吁欧盟启用“反胁迫工具”表示支持。

“接近达成15%普遍关税”

“美欧接近达成对欧洲输美产品征收约15%普遍关税的协议。”英国《金融时报》24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23日向成员国特使通报美欧关税谈判进展。据知情人士透露,美日此前达成的15%关税协议清楚显示出美方的让步底线,促使欧盟内部倾向于接受上述税率。法国《世界报》称,自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已将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上调至25%,钢铁和铝关税上调至50%,并对所有输美产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此外,美政府7月中旬宣布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加征30%的关税。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潜在的协议框架,15%的关税可能适用于汽车、药品等行业,且不会叠加在已有的4.8%对美出口平均关税上。飞机、木材以及部分药品和农产品可能获得关税豁免,但美方似乎不愿降低目前50%的钢铝产品关税。

知情人士对《金融时报》表示,欧盟方面认为,15%的关税税率相当于“维持现状”,还能让目前27.5%的输美汽车关税降至15%。路透社称,目前尚不清楚为达成协议,欧盟将向美国作出哪些让步。一名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不打算像日本那样“承诺对美投资”。另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可能会降低部分关税。

西班牙《扩张报》称,在近一周的密集谈判后,美欧关税协议磋商进入“关键时刻”。据德国《图片报》了解,为达成协议,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近期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保持密切联系。《图片报》称,欧盟将8月1日至7日视为达成协议的“窗口期”。

欧盟外交官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承认,最终关税协议仍需特朗普批准,而其最终决定往往难以预测。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24日回应称,除非得到总统确认,否则任何关于谈判协议的消息都应被视为“猜测”。特朗普25日在谈及美欧关税谈判前景时表示,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为50%,甚至更低。

布鲁金斯学会的一篇文章分析称,随着特朗普贸易团队此前承诺“90天达成90项协议”的期限迫近,其“展现胜利成果”的压力日益加大,美欧双方很有可能会达成一个类似于“美国-英国经济繁荣协议”的框架协议——虽然看起来名头响亮,却只是开启了持续谈判中的第一步,以便为美政府在谈判过程中宣称更多“胜利”创造机会。

推进筹备反制措施

“美欧关税协议尚无保障,欧洲仍保留报复选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欧盟正在推进反制措施的筹备工作,以应对美政府此前威胁的30%关税可能于8月1日生效。报道称,除匈牙利外的26个欧盟成员国24日投票通过一项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强调,若8月7日前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谈判结果,最高达30%的反制税率将自动生效。吉尔也表示,欧盟委员会可以临时延长反制关税的暂停期限。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欧盟总值93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由先前拟议的两份关税清单整合而成。其中第一份清单价值210亿欧元,最初是为反制美国对欧洲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而制定,针对的进口产品包括大豆、摩托车、牛仔裤等。近期最终敲定的第二份清单价值720亿欧元,专门针对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及汽车零部件关税,涵盖包括波音飞机、汽车和波本威士忌在内的数十项产品。

另据法新社报道,法国还在强烈呼吁欧盟启用被视为“贸易火箭炮”的“反胁迫工具”。BBC称,欧盟内部并不希望将“反胁迫工具”摆上台面。然而,一位欧盟外交官对CNBC表示,多数欧盟成员国表示支持启动该措施。欧洲新闻电视台称,德国总理默茨23日在柏林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后,对法国呼吁启用“反胁迫工具”罕见表达支持。据法国总统府消息人士透露,法德两国领导人均希望与美关税谈判“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维护欧盟利益”,同时敦促“加快筹备无法达成协议的反制措施工作,包括‘反胁迫工具’”。《图片报》称,若谈判破裂,德国出口业将受到巨大冲击,2024年德国对美出口总额约为1610亿欧元,是其他欧盟国家的数倍。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公司25日表示,因美政府滥施关税,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损失13亿欧元,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38.5%。

欧盟或对美实行“报复措施”让不少欧洲企业感到不安。美国《纽约时报》称,欧盟是否实施报复措施有待观察,以奢侈品、化妆品和食品行业为代表的欧洲公司担心,欧盟采取报复措施可能激怒特朗普政府,使他们面临更高的关税。

谈判期限迫近,美政府达成的协议“寥寥无几”

特朗普23日在公开讲话中表示,将在15%至50%的税率范围内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针对某一国的具体税率将取决于美方如何评估与该国的关系。有分析认为,这表明随着谈判期限迫近,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采取分层策略,以推动更多国家尽快与美方签订协议。

由于美政府给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设定了90天“暂缓期”,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此前表示,美方要在这3个月内与90个国家敲定贸易谈判。美国《华尔街日报》24日称,距离8月1日最后期限仅剩一周,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美国与两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协议尚未达成,若下周前不能达成协议,加墨两国将分别面临35%和30%的关税。

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近期常在对方国家尚未表态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致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关税信函,将之标榜为“协议成果”,并暗示无意开展拉锯式谈判,但实际上仍为相关国家留出降低税率的协商空间。

此外,由于美国单方面取消原定于25日举行的韩美“2+2”经贸磋商,韩媒对韩美能否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关税协议的担忧持续升温。据韩国《朝鲜日报》24日报道,此次“2+2”经贸磋商被韩方视为关键节点,突然取消明显不利于谈判。韩国“news1”新闻网站25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话称,韩国外长赵显计划于7月31日赴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就任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何伟文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所谓的90天“暂缓期”在7月9日就已结束,而在这一期限内,美方除了与英国、越南达成的协议外,“几乎没有其他重大成果”。

何伟文表示,针对8月1日的新期限,美国达成的协议数量寥寥无几,这说明最初的90天谈判期限并未取得实质性成功,而美政府“摇摆不定”的谈判策略也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尚凯元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倪浩 韩雯】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