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北沿江高铁黄桥段是国家高铁网“八纵八横”沿江通道的关键节点。目前,工程进展需要进行电力线路大迁移。入伏后,江苏泰州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建设者们克服酷暑带来的困难,在全速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保障附近居民用电不间断。
7月下旬,北沿江高铁黄桥段区域的10千伏电力线路开始进行迁移,这条线路总长约25公里,涉及8个与高铁轨道的交叉跨越点。如按照传统方式停电作业,将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夏季生活。经过施工方和电力部门的反复协商筹划,决定采取“带电作业为主、低压发电保供为辅”的方案,维持地区的正常供电。
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现场负责人毛瀚宇介绍,首先使用3台200千瓦的发电机对用户进行并网同期发电,完成负荷转移之后,中压斗臂车随即对线路进行了分支切割,辅助主线迁移,既保证了工程的节点,也没让老百姓家里空调停转。
为了不断电迁移线路,施工现场的电力工人要顶着烈日,穿上绝缘斗篷,戴上厚实的绝缘手套展开空中作业。工作时间要避开中午高温,从凌晨5时工作到上午10时,再从下午3时30分工作到晚上8时。高空作业半小时后,电力工人的工作服就会被汗水浸透,手套内壁布满汗水,豆大的汗珠顺着安全帽的系带滚落。
预计到7月底,北沿江高铁黄桥段的迁线工程将全部完成,为高铁主体施工的顺利进展扫清关键障碍。
迎战酷暑“烤”验 “错峰”施工保进度
重庆开州区跳蹬水库是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当地防洪与供水保障能力。面对连日来持续40℃的高温“烤”验,项目部采取“错峰”施工策略。在保障工人健康安全的同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保质保量。
7月22日早上七点多,在跳蹬水库施工现场,地面已蒸腾起热浪,气温已达36℃,大坝第8坝段的进水闸室正进行197.7米高程仓位施工。电焊工何成华和工友们头戴防护面罩、手持焊枪进行钢筋焊缝焊接。
模板安装工是确保混凝土结构精准成型的核心技术工种,直接关系到大坝的结构、尺寸,甚至质量,不容丝毫差错。模板工张成弟在预制集水灌浆廊道内,反复检查每一处衔接点。这里面看似不晒太阳,但洞内空气不流通,加上墙壁高温十分闷热。为确保模板加固到位,张成弟要和工友们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在狭小又炙热的廊道里与高温鏖战。
为保障工程进度和工人健康,项目部科学调整工作时间为5:30至10:00、17:00至20:30,避开了白天的酷热时段。同时,准备了充足的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西瓜、凉茶等防暑降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