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柏林举行第八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王毅在同瓦德富尔会见记者时表示,本次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全面、务实、坦诚并富有建设性,增进了彼此理解,扩大了双方共识。4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会见王毅。默茨表示,德中关系发展良好,政治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德方愿同中方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携手应对危机挑战,这符合双方利益。德国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据外交部消息,王毅3日在会见记者时表示,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应加强交往、深化合作,共同做好三件事。一是夯实两国关系根基。双方要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筹备好下阶段高层交往。中方欢迎默茨总理年内访华,并就尽快举行第八轮中德政府磋商达成共识。二是提升双边合作质量。双方就各自的经贸关切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同意为务实合作搭建更为稳定、可预期、可信赖的政策框架。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王毅强调,中方愿同德方一道,共同做多边主义的倡导者、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开放发展的贡献者,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强调合作,明确冲突”,德国《柏林报》4日提到,中德外长会晤之际,贸易、台湾和乌克兰等问题正在引发紧张局势。在记者会上,瓦德富尔表示,挑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寻求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是德中关系的基础”。报道称,经济是此次会晤的核心议题。“经济关系是我们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支柱。”瓦德富尔讲到希望中国市场开放、竞争公平,同时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表达关切。
“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王毅3日应询就稀土出口问题回应道,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王毅表示,中方主管部门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速通道”,有人故意在中欧之间炒作此事是别有用心。
稀土问题是德国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德国《经济周刊》4日在报道上述表态时称,中国外长在围绕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贸易冲突中,与德国和欧洲展现了和解姿态。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晤充分展示中国始终将欧洲视为战略伙伴,积极采取建设性方式加强沟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尤其重要的是,中国明确提出了对德国的三个定位,表明在国际贸易、自由贸易、互利合作和国际秩序等关键问题上,中德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深化合作。